作者: 来源: 时间:2023-11-20
电力需求侧主动响应用电方案策略研究
郑 京
(国网台州供电公司)
摘要:电力需求响应是应对峰谷差持续增大、大规模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并网、能源结构转型等问题的有效手段。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容灾方案——电力方案,并对电力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电力计划由电力公司制定,旨在激励客户改变用电习惯。考虑客户对电费的满意程度和能源消费模式,建立了客户效用函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项式逻辑模型的用户用电方案选择决策模型。然后,分析了客户响应所选电力计划的能源消费行为,并与原消费模式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电力需求侧管理;主动响应;能量消耗; 多项逻辑模型
0 引言
电力供应的季节性和暂时性短缺导致电力供需矛盾,甚至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在未来的智能电网中,电力需求侧响应(DR)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在长期内增加客户的弹性以及对负荷形态的运行影响。DR通常分为基于价格的DR和基于激励的DR计划。电力计划作为电价的载体,有助于激活电力需求方的自愿响应。
在竞争激烈的电力市场中,不同的零售商会发布数十或数百份用电计划,以适应客户的不同偏好。我国的电价方案有很多种,但客户往往难以选择最合适的方案。作为应用最广泛的定价方案,分时(TOU)定价没有区分不同类型客户对电力系统峰值差异的贡献[1-6]。因此,不利于诱导客户参与减载。电力计划的结构和特点不明确,导致转移电力供应商和电力计划的客户比例较低。因此,通过精心设计的电力计划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务之急。
1 电力计划效用的用户决策模型
1.1 基于顾客满意的效用函数
阻碍电力计划在客户中广泛应用的挑战是舒适性的丧失和电费的增加。因此,客户选择电力方案的效用可以从两种满意度来衡量:电费和能源消费模式。前者用于衡量选择方案后电费减少带来的效用增加,后者用于衡量原有生活模式改变带来的效用减少[7-11]。一般情况下,客户在高峰时段的需求比非高峰时段的需求要高。电力计划通常在非高峰时段包含更多的电能,同时减少高峰电能,从而在满足总电力需求的前提下减少能源支出。
(完整内容点击下方链接)
20 电力需求侧主动响应用电方案策略研究(2023.0112).doc